在中英聯合聲明中,“高鐵”出現了兩次。中英高鐵的合作與中國高鐵“走出去”的戰(zhàn)略不謀而合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被外界譽為“超級推銷員”。在他就任總理后的5次外訪中,有4次都專門提及高鐵。(6月19日《新京報》)
一百年前是帝國主義紛紛在中國大建鐵路,掠奪中國的各種資源。而在百年后的今天是中國高鐵走出去,換回自己需要的能源。中國已經啟動高鐵經濟,“高鐵”不但要在國內做的風生水起,更要在世界上做大做強。
正所謂“有了金剛鉆才敢攬瓷器活”。自從2008年8月,中國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開通運營,短短的幾年時間,中國高鐵實現運營里程最長、運行速度最高、在建規(guī)模最大目標。中國高鐵憑借驚人的發(fā)展速度、過硬的技術水平、高安全系數以及物美價廉的優(yōu)勢領跑于世界高鐵,受到各國的青睞。李克強總理更是懷著對鐵路的強大的自信心,在5次外訪中4次提及高鐵,將中國高鐵這張世界獨一無二的名片轉為真正的商機。
把我國一技之長發(fā)展成世界標準,推廣出去才是硬道理。高鐵是高技術的集成,涵蓋產業(yè)鏈廣,高鐵建設所帶動的基建、高新技術、服務行業(yè)等大部分是高利潤行業(yè),不但對中國的經濟發(fā)展會起到促進作用,而且為我國高鐵技術發(fā)展又提供了一定的空間。
“條條大道通羅馬”,而中國高鐵正在利用“走出去”的契機逐步實現“條條大道通華夏”。這不僅是加強中國與歐洲聯系的需要,更是實現我國自身發(fā)展轉型的需要,它是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拐點,更是促進中歐國家關系發(fā)展的新引擎。
從低勞動成本走向高技術含量,中國高鐵將成為一個標志,實現從“中國制造”到“中國創(chuàng)造”的轉變,我們堅信中國鐵路定會蓬勃發(fā)展,中國高鐵也定會引領世界高鐵,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插上翅膀。
|